
株洲高新區以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為牽引,構建園區新體制新機制;以企業法人為主體,升級服務功能體系。改革創新激發了株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提升了園區的核心競爭力。今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技工貿總收入和凈增市場主體數,分別為1280億元、1274億元、近1.6萬戶。
機構重組,建立全流程鏈條式服務模式
而立之年的株洲高新區,產業發展邁進新階段,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必須走出“舒適區”。今年6月,在全省率先完成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加速了園區服務功能的進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更具體。
改革后的株洲高新區,設立了產業發展局、經濟合作局、項目服務局、企業服務局、投資金融局和大數據資源局,圍繞產業研究分析、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推進、統籌服務各個階段,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鏈條式服務模式。
例如,經濟合作局根據產業規劃招引項目,項目建設局則圍繞項目管理服務平臺統籌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局則立足為轄區內企業法人提供精準服務。也就是說,從項目招商引資,到項目建設落地,再到企業發展服務,株洲高新區都有完備的全流程服務。
株洲高新區將目光瞄準泛投資機構的定位,增設投資金融局提升全要素金融資源的精準匹配度;增設大數據資源局,提升園區數字化進程,全面賦能產業發展。
效能提升,政務服務改革“含金又含情”
在高科總部壹號B座,項目服務管理平臺、企業服務線上綜合平臺,羅列了株洲高新區的在建項目、企業交辦的實時情況。從問題收集、任務審定、任務交辦、跟蹤反饋、到最后銷號辦結,完整的交辦機制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
“拿地即開工”,24小時四證齊出、實施分棟聯合驗收程序助力企業提前投產。比如,德智新材料企業半導體用碳化硅蝕刻環項目僅10個月就實現了部分投產。
株洲高新區項目服務局局長言曉波說,一個項目從簽訂進區合同到建成投產,涉及具體事項150余個,傳統審批周期長,通過交辦機制、幫代辦制度等服務,這個時長縮短了2至3個月。
搭建“被動+主動”的服務體系,“企業跑動更少、服務更好、便利度更高?!敝曛薷咝聟^企業服務局副局長周高林坦言,企業服務線上綜合平臺明確13個牽頭單位、33個協辦單位,服務體系涵蓋12大板塊171小項,目前問題辦結率達85.71%。
“選擇落戶株洲高新區是選對了!”株洲市云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己自表示。阿里云數字經濟產業園區2021年年底投產,今年7月,企業通過交辦機制,提出產業、項目裝修補貼申請,目前已獲得獎補180萬元。
流程去繁存簡,過程集約高效,株洲高新區企業發展更快。今年上半年,株洲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四上”企業、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量全市第一。1至9月,省、市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產數量分別為53個、27個。
功能完善,發展生態釋放園區內生動力
“當產業園區發展邁進深水區,管理數字化、服務智能化迫在眉睫?!敝曛薷咝聟^大數據資源局長周琦表示。該局成立后,致力逐步構建株洲高新區數字生態體系。
9月6日,天元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入圍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數字化轉型提升試點項目。
該平臺主要是為企業,特別是為缺乏資金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公共服務,幫助企業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數字化改造,從而最終實現企業提質、降本、增效。
“株齒云”平臺等頭部企業“分母”帶動,園區企業大小“分子”都在快速向數字化演進;正在建設的天元工業軟件園,則將創立工業軟件企業、人才聚集區,讓工業軟件更上一層樓……
投資金融局成為“最強大腦”,通過提升全要素金融資源的精準匹配度,最大限度地釋放園區發展的活力。
對于未來改革后的產業生態圖景,株洲高新區也透露出明確的路徑——形成“以企業為核心,構建最好的企業法人發展生態”,讓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意盎然、生機勃勃。
責編:張彌郁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株洲新聞聯播丨外防輸入 嚴把高速高鐵入口“第一關”
株洲日報頭版丨株洲高新區: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轉起來 232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新湖南丨天元區構筑戰“疫”堅強后盾
紅網丨天元社會宣傳有高招 疫情防控“聲”入人心
株洲日報頭版丨天元區戰“疫”一線直擊
株洲日報丨拾級而上啟新程 鼓勁揚帆開新篇————株洲高科集團深化改革系列報道之新高科·興產業
湖南日報丨株洲高新區創新完成體制機制改革,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重組機構——動能澎湃啟新篇
湖南日報“非凡十年”特別報道丨株洲高新區(天元區):三十而立再出發
下載APP